当前位置: 首页 > 干部教育 > 教学专题库 > 决策咨询部

屈原的求索精神及其时代价值

编稿时间: 2019-09-11 16:33 来源: 岳阳市委党校 

屈原的求索精神及其时代价值

 

主讲人:陈振会

 

屈原是我们全民族唯一至今还用传统节日纪念的诗人,司马迁评价屈原“虽与日月争光可也”,屈原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?”近代以来,人们用“国魂”、“民族魂”赞誉屈原。由此可见,屈原对中华民族的影响非常巨大的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屈原,并几度引用屈原诗歌中的名句来阐述思想。“不数既往,不能知将来;不求远因,不能明近果。”今天纪念屈原,是为了寻找古人精神与当下需求的连接点,使爱国情怀变成报国行动,用民本思想指引实践,让求索精神创造价值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道上一路前行,百折不挠、不断求索!

一、认识屈原:屈原及战国时代

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。在楚国,他生活在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期,这是楚国历史上由盛而衰的转折点。在战国的大环境中,屈原又生逢“合纵”、“连横”斗争最为尖锐、激烈的时候。战国七雄中,秦、楚、齐三国国力最强。其中,秦国改革彻底,军事力量最强;齐国滨海,最为富庶;楚之疆域最大。秦、楚、齐都具有兼并六国、统一天下的条件。这三国中又以秦、楚斗争最为尖锐。屈原的一生始终处在时代斗争的漩涡之中。

(一)屈原的三种身份

 1、楚王后裔—高阳之苗裔    

公元前,343年,也有一说是340年,屈原出生在楚国。芈姓,和楚王同姓。他在《离骚》中说“帝高阳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。”这里的高阳,指的是颛顼,颛顼是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,是黄帝的孙子。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编了一本书叫做《淮南子》里面说到一个《共工怒触不周山》的故事。讲的是炎帝 的后代共工(水神)和黄帝的后代颛顼(火神祝融)两人发生斗争,最终形成天倾 西北,水流东南,星辰高浮的状态。颛顼取得胜利,虞(舜)、夏、楚(原住江 淮)都是他的子孙。

“伯庸”是他父亲(皇考)的名字。伯庸与楚国国君是本家。屈姓是由先祖屈瑕而来,而屈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,因被封于楚屈地(今湖北宜昌),后世子孙便以屈为姓。由此可见,屈原的出生的确是非常高贵。而他自己的出生日期也比较好,“摄提贞于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”。摄提,是寅年。孟邹,夏历正月,即寅月。也就是说他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,古人认为这是个非常吉祥的日子。为什么?因为十二地支是表示人的生命周期的。而“寅”在十二地支里代表的含义迅速成长。这说明屈原的出生顺应了天道,所以,非常高贵。

楚国是怎么来的呢?楚国的先祖叫做熊绎。熊绎的曾祖父鬻熊辅佐成王灭商有功。所以到了周成王时代,念在他们熊家世代有功,就将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楚地划分给了熊绎,封他为爵,居于丹阳,楚由此而来。楚地处荆山一代,那里到处都是荆棘,现代汉语里有个词叫做“苦楚”,这个楚其实就是荆,是一种灌木名称。古代人犯了刑,就用这种荆条惩罚,人非常疼。所以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有魅力的地方,荆楚就这么叫下来了。当然,关于楚国的来历还有很多说法,比如新发现的“清华简”中的《楚居》(由楚国史官所写)给出了另一种解释。说楚国的先君鬻熊的妻子妣厉,生子熊丽时难产,剖腹产后妣厉死去,熊丽存活。妣厉死后,巫师用荆条(原文中为“楚”)包裹其腹部埋葬。为了纪念她,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“楚”。

    我们要明确的是,当时周王封地的时候,只给了五十里地,经过熊绎以及他的后代的不懈努力,楚国成为了大国国(疆域最大,五千里)。春秋五霸中有楚国,甚至一度成为霸主,发生楚王发兵洛阳、问鼎中原这样的故事,战国时期则成为七雄之一。楚从偏远的荆蛮之地转化成后来的强国,靠的是楚人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发愤图强的勇气。“筚路蓝缕”这个成语现代是形容创业的艰苦。而最初,它就是指楚国先祖熊绎创业极其艰难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记载:“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,筚路蓝蒌以处草莽,跋涉山林以事天子,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。”屈原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国度,他的身上带着楚人特有的气息。这种气息,就是敢为人先、开拓进取。今天,我们湖南人身上,这种精神一直保留着。

 2、达官士卿—左徒、三闾大夫     

屈原年轻时颇有才干,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对屈原的评价是:“博闻强识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”。而且,皇室血统的高贵身份(当时楚国有屈、景、昭三氏同为公族)更让刚入仕途的屈原平步青云。大约在他23岁左右,被封为楚国的“左徒”之职,相当于现在的部长或国务委员级别,屈原后,考烈王时期,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就是从左徒提拔为令尹,说明这个职位前途非常光明)其地位仅次于“令尹”(楚相)。

这个职位具体做什么呢?按司马迁的说法就是“入则与王图议国事,以出号令;出则接遇宾客,应对诸侯”。屈原年纪轻轻就担任了这样的职位,再加上他个人非常的有才华,深得楚王此信任。而因此也遭到了楚国的上官大夫靳尚的嫉妒。《史记.屈原列传》记载这样一件事:楚王让屈原造为宪令,也就是让他制定法令。屈原在写作过程中,靳尚拜访了他。当然,是不怀好意的。靳尚看到屈原尚未完成的草稿,就想占为己有,屈原不答应。于是,靳尚就向楚王进献谗言,说:大王让屈原造令,大家都知道这件事。每一项宪令一出,屈原都把功劳据为己有,并且扬言说只有我屈平才能做这件事”。楚王听了非常生气,于是就疏远了屈原。由此可见,楚怀王的耳根子是非常软的,而这个时候的屈原就有感于楚王的是非不分,忧愁愤怒而写了《离骚》,司马迁说《离骚》者,犹离忧也。学术界认为离骚的离,同罹的罹,是遭受的意思,骚,是忧愁。《离骚》就是遭受忧愁。当然,关于《离骚》的创作年代还有一种说法是是怀王末年或者顷襄王初年,也就是屈原中年时期所做。第一次被流放之后,屈原的身份开始发生变化,他担任的职务叫做三闾大夫。三闾大夫”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,是主持宗庙祭祀,兼管王族屈、景、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的闲差。

  3、行吟诗人—《楚辞》及骚体文学

毛泽东的《沁园春.雪》里说到“唐宗宋祖,稍逊风骚”。这个风骚,风是指《诗经》,“骚”就是《离骚》》。《离骚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。楚辞最大的特点是“书楚语,写楚物,用楚声”,形成了文学上辉煌灿烂的“骚体”,比如后代的汉赋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。屈原的作品除了我们熟悉的《离骚》,还有《九歌》、《九章》、《天问》、《招魂》等等。

屈原的这三种身份交织在一起,实际上也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一个重要因素。他的这三种身份单独分开来看,是非常成功的。作为政治家,他能力超群,作为文学家,他开创了楚辞体。但是归结到屈原身上来说,他最后的失魂落魄也正是因为这几种身份造成和的。文学基因使得他敏感而感性的,这使他在政治上少了一些理性和冷静,而政治上的起起落落又造就了他前无古人的文学创作才华。所谓“穷而后工”,这是我们文学上的一个名词。还有司马迁所谓的“屈原放逐,乃赋离骚”。所以,屈原的人生导向,是非常复杂的。

今天,我们探讨屈原,我们要看他的死,更要看他的生。他的精神死,影响了后世的许许多多的人。他“遗世独立”的文人气节影响了后代的很多文人,被贬长沙的贾太傅贾谊写了《吊屈原赋》、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和杜甫也写诗纪念他。而在国家遭遇危机、面临改革困境之时,人们越是怀念爱国忠贞、能力卓越、才华横溢的屈原以及他的求索精神。

(二)屈原所生活的战国时代

屈原生活在战国中晚期。战国(前 475 年—前 221 年)是中国东周列国诸侯争斗激烈的时代。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,使得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,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。资源的集中使得各国间的战争规模,战争烈度也急剧上升。如何谋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,并且富国强兵成了各国决策层的首要考量目标。在此时代出现的普遍的需求之下,一系列的变法改革应时展开。

1.合纵连横

战国后期,形势逐渐明朗,能够统一天下的只有实力最强大的秦楚两国,而秦国为虎狼之国,最有竞争力。大家看图,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叫做合纵,秦国和六国单独结盟叫做连横。弱国无外交,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安全,时而合纵,时而连横,就像成语“朝秦暮楚”描述的那样时而投靠秦国,时而投靠楚国,摇摆不定。而楚怀王则是连任多年的合纵长。

 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,在多方努力下,楚国国力有所恢复。主持外交事务,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,共同抗衡秦国。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,逐渐被楚怀王疏远。前 305 年,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,合纵彻底瓦解,楚国外交再无一句。而这时的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,流落到汉北。结果,楚怀王上当被秦国扣押,屈死于秦。流放期间,屈原报国无门,感到心中郁闷,开始文学创作。前 278 年,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,攻破了郢都,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。

 2.变法强国

 战国战国,以战字当头,有句话叫做“春秋无义战”,说的是春秋时期的战争很多都是属于竞技类的,并非要消灭对方,所以伤亡人数较少,而且战争之前还能礼尚往来,相互开展之前还下檄文之类的,但是到了后期,就出现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。战争,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头戏。

     春秋时期的战争,名义上是维持国际秩序,维护世界和平。实际上,为争当江湖老大,获得话语权。老大就要以德服人,以身作则,事情就不能做得太过分。因此,流血而不嗜血,有血性而无血腥。

     这时的战争更像是竞技体育,只要决出胜负就各自收兵,因此时间很短,原则上只有一天。晋楚争雄,最著名的城濮之战,就只打了四月初二这一天。初三、初四、初五,胜利了的晋军原地休整,吃完楚军留下的粮食,就启程回国了。春秋时最短的战争甚至只有一个早上,叫“翦灭此而朝食”。

     大战之前,要先派使节宣战。态度客客气气,用词极其讲究。不宣而战,是战国时代才有的。

     打仗时极讲礼仪,甚至有打到一半停下来行礼的。晋楚鄢陵之战,晋国大夫郤至三次遇到楚王,每次都下车行肃拜之礼,表示对一国之君的礼貌和恭敬。

     春秋战争规则:1.不斩来使。2.不以阻隘。不在阻隘地阻击敌人,一定要在开阔地决战。3.不鼓不成列。对方阵势摆好之前,敌人不能击鼓进军。4.不重伤。5.不擒二毛。不俘虏花白头发的人。6.不逐北。敌人败退时,不能追。追也可以,五十步为限。春秋时,五十步笑一百步,是因为,逃跑五十步就安全了,你跑一百步干什么?所以,毛泽东称这时期的战争是蠢猪式的战争。

     然而,这些规则在战国时期被破坏的一干二净。战国时期,战争的目的是兼并他国,当然要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,打歼灭战。

 战国时期,一场战争打几个月,很常见。杀人上万,也很平常。最惨绝人寰的是秦将白起在伊阙之战中斩敌首级二十四万,长平之战活埋赵国降卒四十万。屠城这样的野蛮行径,也是战国的发明。

战争离不开参战人员。

春秋的是君子,即士人,是贵族。

战国地是小人,即庶人,是平民。

士,既参战也作战,所以叫"战士"。

卒,只参战不作战,只是跟着跑,所以叫"走卒"。

     战场上,士批甲胄,乘车作战。卒无甲可披,只穿件布衣,衣服上会做记号,甚至写个"卒",鞍前马后跟着跑。

     春秋时期,"战士"是高贵的,体面的,也是骄傲和自豪的。贵族男子如果不能从军,被视为奇耻大辱。春秋时的战争是贵族的游戏。平民称为战士,也是极大的荣耀。地位更为卑贱的工匠和商贩是没有资格参战的。

     战国时期,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。不仅大量平民参战;甚至有军功,平民也能拜将封侯。特别是秦国,军功是按人头计算的,杀敌一人晋爵一级。这样的"虎狼之师",哪里还有对手?

到了战国时期,战争就开始演变为掠夺财富和争夺土地为主的大规模战争,甚至成为一种外交手段。为了寻求富国强兵之道,各国纷纷开始变法。这时期,李悝在魏国变法,申不害在韩国进行改革,秦国是商鞅变法,而这时期的楚国则任用吴起变法。

吴起是卫国人,他的变法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。一是废除贵族特权,打击贵族势力。二是整顿吏治、革新政治。这次变法,让楚国变得空前的强大起来,饮马于黄河,楚国疆域成倍扩大。但吴起在楚悼王死后,被怀恨在心的楚国贵族射死。历史上有个典故叫吴起伏尸。

到了楚怀王这个时代,屈原在掌管了楚国的内政外交大权之后,也积极进行变法,他的变法内容包括:一、奖励耕战;二、举贤授能;三、严禁朋党;四、反对壅蔽;五、明确赏罚;六、改变民俗;然而,屈原的变法失败了,因为他受到了重重阻碍,首先是楚怀王的昏庸,让变法没有强有力的支持,其次,奸佞小人的破坏。

反观秦国,任用商鞅,“废井田、开阡陌、承认土地私有”,成功解决了土地的问题。其次,由“军功爵制”取代了“世卿世禄”制度。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,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。据《汉书》记载:“商君为法于秦,战斩一首赐爵一级,欲为官者五十石”。这在战争横行的战国时期是非常有效的激励办法。政治优势加上锐利军队,各国的土地纷纷成了秦国征伐的对象,因此秦国也被称为虎狼之国。即便商鞅本人后来被施以车裂之刑,但商君之法一直保留了下来。

楚国变法夭折,国运日蹇。这也告诉我们两个道理:一,改革,可以让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。二,改革,需要坚持。就像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在进行改革,持续改革并且卓有成效的,只有我们中国。

3.“楚材晋用”

战国之际,“楚材晋用”成为社会风气。“合则留,不合则去”,士人往往仕于他国,甚至有助他国攻伐故国者。“楚才晋用”有他的时代合理性,这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当时的另类的“忠君”观念。忠君的观念是在春秋战国时封建社会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变革下,作为维系当时松弛多变的君臣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提出来的。这种“忠君”有两个特点,一,所忠之君不是稳定的,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张仪,他是魏国人,但是在秦国为相,他就忠于秦国的君主;二、是有条件的“忠君”,比如这些纵横家或者谋略家大多以自己的智谋换取个人的利益,比如张仪的“舌在事成”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屈原依然一生只爱楚国,一生只忠楚君。

屈原生是楚国人,一生为国奔走都是在楚国,甚至在晚年被流放,他还是不愿意改变爱楚国的心。他的忠楚意识在早年就已经显示出来了。他在《橘颂》中发誓: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。生于楚,长于楚,忠于楚,力量来源于楚,终生不离楚。所以,从这个层面上说,屈原的爱国精神要显得非常的厚重。

二、屈原的求索精神

   “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是屈原求索精神内核。“求”是求证,“索”是探索。屈原的求索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

  (一)求索“美政”变法,举贤授能

    屈原“美政”理想就是,“举贤而授能兮,循绳墨而不颇”(《离骚》)。所谓“举贤授能”,就是不分贵贱,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。所谓“循绳墨而不颇”,即法不阿贵,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。屈原主张改革,推行法制。他在《离骚》中对当时楚国的君主怀王提出要求说:“不抚壮而弃秽兮,何不改乎此度?乘骐骥以驰骋兮,来吾导夫先路。”清屈复说:诗中的“壮”指“美政”,“秽”指“秽政”,“度”,指旧的法度。著名学者马茂元亦说:“‘弃秽’,谓扬弃楚国腐化黑暗的政治法度,加以改革。‘此度’,指现行的政治法度。”他要楚王实行美政,扬弃秽政,改革现状,废除旧制。由此看出,屈原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改革家。他在另外一首诗歌《惜往日》中阐述了改革的具体实践:“惜往日之曾信兮,受命诏以昭时。奉先功以照下兮,明法度之嫌疑。国富强而立法兮,属贞臣而日侯。”他表达了四点意思:第一、他的改革是受怀王之命的;第二、“奉先功”—继承前辈革新家的遗业的;第三、以“明法之嫌疑”—建立新的法制为中心内容的;第四、以国家富强为唯目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。

   (二)求索天道真谛,质疑“天命”

     屈原追求真理的集中表现是在《天问》里。他完全以问句构成,一口气对天、 对地、对自然、对社会、对历史、对人生提出 173 个问题。屈原对所谓的“天命”大胆质疑,他的质疑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:

     1.对自然现象的怀疑

《天问》的开头便是“遂古之初,谁传道之?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冥昭瞢闇,谁能极之?冯翼惟像,何以识之?”一开始就问出了关于宇宙的根本性问题:远古开始之时,是谁在流传导引? 天地尚未成形之前,又从哪里得以产生?明暗不分浑沌一片,谁能探究根本原因? 迷迷蒙蒙这种现象,怎么将它认清?这些关于天地形成的问题,显然是经过长期冷静思考而提出的,不是激愤情绪支配下的产物。从他的发问意识,我们可看出屈原不囿于传统观念,敢于怀疑、勇于探索。

     2.对历史、神话传说的怀疑

屈原非常理性,他对传统的神话内容进行了理智的检核,对传统的价值观和流行的荒诞邪说提出了质疑。如:“顺欲成功,帝何刑焉?”这里是说鲧。也就是大禹的父亲被人们推举出来治水,眼看就要成功,尧为什么要对他施以极刑?治水事业半途而废,舜难道不承担渎职的责任吗?古往今来对圣人怀疑的人不多,足见屈原不随世俗、不屈服于权威的怀疑精神。

3.对历史事件的怀疑

屈原对天道历史观中认为夏商周三代始祖皆负“天命”而生感到怀疑,如商问中“玄鸟致胎,女何嘉? 稷维元子,帝何竺之?””周始祖后稷传说是其母姜源在郊野外踏了巨人的足迹怀孕,然后生下后稷。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厥初生民,时惟姜嫄”也证实了这一说法。但是,屈原他怀疑这一点,他敢于对传统的历史观进行质疑。

   《天问》中屈原问了很多问题,夏问、商问、周问,但他最终回到了楚问上:“厥严不奉,帝何求?伏匿穴处,爰何云?荆勋作师,夫何长?悔更改过,我又何言?”(说自律不严招致灾难,祈求上帝又能怎样?藏身洞穴苟且度日,如此境地有何可讲?楚国兴盛兵强马壮,经历了多长时间?之道过错而改弦更张,皆大欢喜何必多言)最终的落脚点就在这四个字“悔更改过”,这是说给楚王听的。

屈原“发人所不敢发或不能发”那他屈原为什么会有这种疑问精神呢?个人认为,这跟他所接受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。

一是受道家文化影响,探索治乱之道。楚地是道家的发祥地,老子是道家的始祖,老子本身就是楚国人。《老子》从探讨宇宙万物起源出发,提出了“道”的概念,自然界中事物所运行的规律叫做天道,而社会中事物运行的规律叫做“人道”。老子主张“人道”要合于“天道”所以主张顺其自然,无为而治。而屈原就借鉴了《老子》的结构,先是天地形成的天道,接下来是尧舜禹圣人之道,再是夏商周三代“人道”,最终回归到现实,这就反映了屈原对治乱问题进行的探索,也说明屈原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家。

二是受儒家文化影响,实践以身殉道。屈原在投江前看到一个打渔的渔父,渔父问他,你不是三闾大夫吗?怎么会在这里呢?这时,屈原就说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”。这种独醒意识就说鲜明的儒家情怀。儒家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追求道统。孟子说:天下有道,以道殉身;天下无道,以身殉道。这个道从大的方面说是尧舜圣人之道,从小的方面说在战国时代,就说士人知识分子“以道自任”的传统已经确立。我们常说“士农工商”,春秋战国时期,士阶层崛起。屈原身上始终带着士人知识分子的气质。这种“士”人格有几大特征:第一、是深沉的“忧患意识”。屈原身上,肩负着沉重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,因而产生出深沉的忧患意识。比如《诗经》的作者大都是民间的百姓或者大官贵族,但是他们只是停留于“怨刺”。而屈原在清醒而深刻的认识社会现实以后,他做的工作是开始寻找解决之道。所以,他的求索,是实践意义上的,是超越了群体的个体的思索和追问。马克思在《论费尔巴哈纲领》中有一段名言:哲学家从来都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,但真正的关键是改变它”。所以,屈原是一个痛苦的实践者。思索本身就是痛苦的,没有答案的思索更是痛苦,有良药而无法治病的痛苦更是极致。他知道楚国的问题在哪里,他知道只有楚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。可是楚国昏庸,所以,他别无他法。第二、高瞻远瞩,特立独行。屈原为了寻求强楚之道,既重“内美”又重修能,他一直在探索,即便是被打击、被流放,也丝毫不改初心。第三、志笃忠贞,謇直不挠。屈原上下求索而不得,纵身一跃入汨罗。他是带着清醒的独醒意识走向死亡的。他效仿彭咸,谏其君不听,投水而亡。
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屈原就是“以身殉道”,他对天道、政治、人格都进行了庄严的探索与实践,但最终,他的理想破灭了,他是个悲剧英雄,是时代,也是个人,造成了他的千古悲剧。

(三)求索“美人”立身,君子垂范。

 屈原时代,楚国立国八百年,开疆五千里,将长江下游吴越之地统一起来,其势力,北抵中原,南到云南。“楚人曾创立了当时堪称世界一流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”,其文化传统,独树一帜,屈原的“美人”立身,君子垂范,与中原功利性人格互补,这种“美人”理想,具体来说就是:

1.纯粹中正的人格境界

屈原,名平子原,后世尊称他为“屈平”。他的名字是有来历的,《离骚》中开篇即提“名余曰正则”,这个正则,就是在说“公正而有法则”,而“平”刚好和“平”是一致的。所以,他的名字和他所追求的道德一样,是中正之道,所谓“中”就是不偏不倚,“正则”也好,“中正”也好,都是高峻人格的一种标准。这些标准包括“纯粹”“耿介”等,如《离骚》中“昔三后之纯粹兮,固众芳之所在” 的“纯粹”、“ 彼尧舜之耿介兮,既遵道而得路”的“耿介”,而其对立面则是“何桀纣之猖披兮,夫唯捷径以窘步”中 的“猖披”。

2、独立不迁的人格情操

“独立不迁”这四个字出自屈原早年的作品《橘颂》:“嗟尔幼志,有以异兮。独立不迁,岂不可喜兮。”他以橘树 “独立不迁”的高尚品格来彰显自己的人格情操。这种情操一直指引着他的人生。在面对现实斗争时,即便失去了政治地位,他依然积极处世。在面对楚君是非不分时,即便被疏远、被流放,他依然坚守理想。在面对小人谗言疏离时,他依然坚守自我,与那些蝇营狗苟形成鲜明对比。

    3、好修为常的行为。屈原的理想人格是实践意义上的。“纷吾既有此内美兮, 又重之以修能。”这句话就是一个总结。意思是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加之后天的我修养,这样我的人格才显得分外迷人。具体做法是“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;“制芰荷以为衣兮,集芙蓉以为裳。”把荷花当成衣裳穿在身上,把“江离”、“辟芷”、“秋兰”这样的香草佩戴在身上。浑身散发着清香,也只有这样的清香之气的草才能配得上高洁的人格。所以,司马迁才会说“其志洁,固称其物芳”。当然,屈原对人格美学的追求,也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动摇其志。他说: 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! ”(《离骚》) “九死”都不后悔,这是何等意志魄力,何等的壮怀激烈。尽管身陷囹圄,屈原悲叹乃是的自己修名不立。所谓“老冉冉其将至兮,恐修名之不立”。他坚守他的理想,像个战士,他践行君子之道。为此,他绝不允 许世俗的秽气玷污了自己高洁峻美的人格,绝不同意哪怕一丝的松懈与放弃出现在自己的生命意志中。

一、屈原求索精神的时代价值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历史传 承和创新发展。今天纪念屈原,就是为了寻找古人精神与当下需求的连接点。屈原的求索精神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,它代表着勇于进取、开拓创新、奋发图强的精神和意志。“实事求是”是共产党人秉承的思想路线,“敢为人先”,是湖湘精神的胆识与勇气。今天,我们讲屈原的求索精神,是为了“塑心”,更是为了“践行”。

(一)矢志不渝,用爱国精神托举伟大复兴中国梦。

若论中华民族根植最深、影响最久的精神品质,必定是爱国情怀。屈原身上, 凝结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爱国情怀最浓烈的情感与最深重的寄托。屈原少年得志,陪伴楚王。期间,不停的遭受小人离间,但是他始终都没有改变忠于楚王,忠于楚国的心。即便是到了晚年,被流放,再也回不去楚国了。他心里想的还是心心念念的楚国。“故乡而就远兮,遵江夏以流亡。楫齐扬以容与兮,哀见君而不再得”、“信非吾罪而弃逐兮,何日夜而忘之”,生命最后落败的关头,他想的还是楚君。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”。这几句都是出自《九章·哀郢》的诗,充满了苍凉感。你看,鸟儿都要返回自己的故乡,狐死首丘,这在现代是一个成语,狐狸死去的时候也要面对自己出生的山头。而我屈原呢?无以为家啊。屈原的理想没有实现,而我们,今天活在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,我们既能仰望星空,又能脚踏实地。从 1842 年鸦片战争,中国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,我们经历过了“落后就要挨打”、“贫穷就要挨饿”、“失语就要挨骂”的阶段,走到了今天,现阶段。我们的国家就像急速奔驰而又稳固前行的高铁列车一样,我们在内政外交上,都展现了强大的大国实力和大国信心。

“诚既勇兮又以武,终刚强兮不可凌。身既死兮神以灵,魂魄毅兮为鬼雄。”(《国殇》) 英雄奇志在,千古知音存。近年来,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爱国主义精神对国家、民族的重要意义,勉励国人不忘历史,共建家园。和平年代的“赤子之心”,始终激荡着“只要祖国需要,我必全力以赴”的报国之志、效国之行。

(二)以民为本,用改革创新共创伟大复兴中国梦

     屈原对民生的忧患意识超越个人的利害,他只是以一颗赤子之心将人民萦系于心。屈原是一个真正的爱民诗人,他的《哀郢》是在哀悼楚国都被秦国攻陷、 楚怀王受辱于秦,百姓流离失所之事。“皇天之不纯命兮,何百姓之震愆?民离 散而相失兮,方仲春而东迁”。(天道无常啊,为何老百姓要遭殃)他的情感表 达十分沉重,家国之恨、身世之感以及爱民的使命感交织在一起,用一句他自己 的诗来说是就是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。现代诗人艾青说“为什么 我的眼里常含泪水,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真诚”。而屈原长声叹息,泪流满面, 因为他对人民爱的深沉。而他的爱,人民感受到了。 中华民族的节日很多,但是端午节,就是民众尊敬屈原、纪念屈原的最好证明。

     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,涉及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 会、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应时而生; 2017 年 5 月 14 日,世界见证了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隆重启幕, 2013年提出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标志着在习近平的带领下,中国人民的上下求索之路,已经迈出国门、惠及世界,越走越宽阔,越走越通畅。

 “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……”习总书记说过,“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,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,牢记人民重托,牢记责任重于 泰

山。这样一个大国,这样多的人民,这么复杂的国情,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, 了解人民所思所盼,要有“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”的自觉,要有“治大国如烹小 鲜”的态度,丝毫不敢懈怠,丝毫不敢马虎,必须夙夜在公、勤勉工作”。

 (三)修身敬业,以众志成城成就伟大复兴中国梦

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。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 天下,这是《礼记》里来的。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。《礼记》 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(前 505~前 434)所作。根据时代推算,(屈原约公元前 340-前 278)屈原出生的时候,《礼记》已经有了。 屈原在《离骚》里就多次提到自己的修身之道。也就是说,修身,一是修外在之身,“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”把自己打扮的规规整整、香草满怀。 二是修内在之心。“纷吾既有此内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”。这对后代的很多知识分子产生了很深的影响。当然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这种天下理想,于是,就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:“穷则独善其身、达则兼济天下”。今天在座的各位,都是党员领导干部,都在不同的岗位上担当着重任。我们 今天提倡四种精神,就是要让大家从思想深处真正的树立起自己的为人标杆。修身,不是一时之事,修身,需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,树立党员领 导工作的良好作风和优良形象。

 

结语: 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屈原的一生,是上下求索的一生。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而其犹未悔”屈原这种敢于探索的勇气, 在历史的演进中得到永生,成为中华民族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内核。 湖南人的骄傲,晚晴名臣左宗棠说:“身无半亩,心忧天下;读破万卷,神交古人”,今天,我们一起认识了屈原、解读了屈原,神交了这个古人,了解了屈原的求索精神,在实际的工作中,无论官大官小,都应该有这种勇于探索、积极进取、不怕失败的精神和勇气。

复兴之路漫漫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每一个人,尽一份力,每一个人尽一份责。我们的祖国会更好,我们的社会会更好,我们的岳阳也会更好,谢谢大家!

打印】【收藏】【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