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 桂

来源:市档案局2024-07-30
浏览量:1|| | ||

“方不圆”的清朝知府

清乾隆二十年(1755年),甘肃巩昌、平凉、庆阳等地饥荒严重,兰州知府奉命放赈,带领仆人亲赴各县摸底造册,风餐露宿达40余日。因押运饷银的官员迟迟未到,饥民待赈十万火急。正在这时,适逢工部运送筑城工银人马经过平凉,于是知府前往恳请押运官员,终将此款截留了下来,迅速发放施赈。此事传闻开后,同僚们称知府为“方不圆”,意思是仰仗知府方大人,没有办不圆的事情。这位知府,就是岳阳籍人方桂。

方桂(1702-1786),字友兰,号云轩,又号文祖,今岳阳县龙湾乡画眉村人。雍正十年(1732年)乡试中举,随父方显平息贵州苗变,吏部核议,随带军功加二级。乾隆九年(1744年),步入仕途,历任广东会同(今海南琼东县)、英德、曲江、潮阳等县知县,后升云南昆阳州官,乾隆二十年(1755年),任临安、巩昌、兰州知府,浙江宁绍海防兵备道等职。为人刚直不阿,为官清正廉明,甚得民心。

会同县位于海南岛东北,与陆地隔绝,历史上为官者视为畏途。方桂到任后认真务政,关心民疾,有所作为。及至他调任英德知县时,会同百姓数十人号泣于轿前,沿途父老,捧茶壶浆,奉献道旁。英德县出产一种奇异的石头,百姓苦于服劳役为县衙采石。方桂任知县5年,不仅自己不收藏异石,也从不取异石赠送他人,遂废免了采石之令。潮阳县积案多,方桂上任时,诉状多达2000多件,他每天闻鸡即起,阅卷到深夜,专心审断,仅几个月,即将所有积案处理完毕。安宁县有一名叫杨珍的暴徒,横行乡里,鱼肉乡民多年,前几任知县均奈其不何。方桂代理该县县政时,即将杨珍逮捕,严加惩办,百姓无不拍手称快。后来,方桂从外地再次调回安宁时,百姓遮道相迎,走在最前面的正是杨珍。原来,杨珍已改过自新,感激方桂严法治之而又善意诲之,使他不致犯下死罪。

方桂思维缜密,擅长推理和察言观色,审案破案颇有建树。他任英德知县时,闻报城西旅店有刀客留刀而逃,便招集城内所有铁匠,探查制刀购刀之人,迅急捕获刀客,经审讯刀客,果然是个杀人凶手。又一次,一过境满载之客船在县城失踪。方桂急派人了解船客踪迹,沿江寻找,在县城北冒峰山下发现一具已腐烂的尸体,尸身虽无法辨认,但腰间佩带的钥匙却与船客箱锁吻合,遂捕船夫审讯,使其招供见财起意杀人劫货之实情。

方桂为官一生,两袖清风,政绩卓著,深受百姓拥戴,也多次得到朝廷褒奖;但也因其刚正,遭到朝廷户部官吏的妒忌。有人诬陷他在宁绍道员任内,“贪污”3只战船的出售款,朝廷听信了谗言,谪贬方桂于新疆伊犁。朝野官员知他蒙冤受屈,指责户部大臣“不为国爱惜人才,听信谗言,以快一己之私”。

后来,方桂被放归故里,自题居室楹联曰:“帝许闲身归畎亩,天留老眼看人生”,道出了自己超然无奈的心境。他在家乡居住14年,继续乐善好施。为方便行人,他出资在龙湾画眉湾1.5千米的油龙湾溪上修建了石桥。主修了《东川府志》、《州县条约》。

方桂生5子,长子应清,三子应和,五子应纶,皆有所成,闻名遐迩。方桂逝世,葬于老屋右首。